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德阳KTV招聘网 > 德阳热点资讯 > 德阳学习/知识 >  昔赵宣孟子将上之绛见骫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

昔赵宣孟子将上之绛见骫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

2022-08-15 20:20:03 发布 浏览 827 次

昔赵宣孟子将上之绛,见骫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蠲而餔之,再咽而后能视。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宣孟与脯二朐,拜受而弗敢食也。问其故,对曰:“臣有老母,将以遗之。”宣孟曰:“斯食之,吾更与女。” 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处二年,晋灵公欲杀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因发酒于宣孟。宣孟知之。中饮而出。灵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杀之。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嘻!君舆!吾请为君反死。”宣孟曰:“而名为谁?”反走对曰:“何以名为?臣骫桑下之饿人也。”还斗而死。宣孟遂活。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故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济济多士,文王以宁。”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博则无所遁矣。

从前,赵宣孟将要上国都绛邑去,看见一棵枯死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坏了的人躺在地上,起不来了。赵宣孟停下车,给他东西吃。赵宣孟连续喂了他几次,他一点一点咽下食物,慢慢地才睁开了眼睛。赵宣孟问他:“你为什么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说:“我在绛做小差使,回家的路上断了粮,我羞于向人乞讨,又不愿擅自去拿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成这个样子。”赵宣孟送给他两块干肉,他拜了拜,接受了干肉,但却不肯吃。赵宣孟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我家有老母,想把这些肉留给她吃。”赵宣孟说:“你把这些肉吃了,我另外再给你一些。”于是又赠给他两束干肉和一百枚钱,就离开了。过了两年,晋灵公要杀赵宣孟,就在房子里埋伏了兵士等待着赵宣孟的到来,然后把赵宣孟请来饮酒。宣孟看出了酒宴中藏伏的杀机,酒喝到一半就起身离开了。晋灵公命令房子里的伏兵立即去追杀赵宣孟。有一个士兵跑得很快,最先追上赵宣孟,他面对赵宣孟说:“喂,请您上车快跑!我愿为您回去死战。”赵宣孟问:“你叫什么名字?”那人道:“何必打听我的名字!我就是枯桑下饿倒的那个人。”他返回身去跟追杀赵宣孟的兵士,搏斗而死。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恩德无所谓小”的意思啊!赵宣孟对一个普通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己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所以《诗经》上说:“雄赳赳的武士,是捍卫公侯的屏障。”“人才济济,文王因此安宁。”作为一位人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贤士是很难了解的,只有广泛寻求才可能得到。广泛寻求就能无所遗漏。

张仪,魏氏馀子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客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张仪,材士也,将西游于秦,愿君之礼貌之也。”昭文君见而谓之曰:“闻客之秦,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国虽小,请与客共之。”张仪还走,北面再拜。张仪行,昭文君送而资之。至于秦,留有间,惠王说而相之。张仪所德于天下者,无若昭文君。周,千乘也,重过万乘也。令秦惠王师之。逢泽之会,魏王尝为御,韩王为右,名号至今不忘。此张仪之力也。

张仪是魏国大夫的庶子,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路过东周。有一个门客告诉周昭文君说:“魏国人张仪,是个有才干的士人,将要向西到秦国去游说,希望君王对他能以礼相待。”周昭文君接见了张仪,对他说:“听说您要到秦国去。我的国家小,不足以留住客人。但您西去游说,难道就一定能为秦王所知遇吗?您要是得不到知遇,请看在我的面上回到这里来。我的国家虽然小,我愿与您共同治理。”张仪还是要走,他谦恭地面向北连拜了两拜。张仪走时,周昭文君又去送行,并资助旅费。张仪到了秦国,在那儿待了一段时间,秦惠文王很喜欢他,任命他为相国。张仪在天下所受的恩德,没有比在周昭文君那里所受的更大了。周是个只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但是张仪尊重它超过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他让秦惠文王以周昭文君为师。秦国在逢泽盟会诸侯的时候,秦王让魏王做周昭文君的御手,让韩王当周昭文君的车右,周昭文君的名号至今没有被忘掉,这都是靠张仪的力量啊!

孟尝君前在于薛,荆人攻之。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为忧,文无以复侍矣。”淳于髡曰:“敬闻命矣。”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薛,薛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荆亦甚固。”齐王知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颠蹶之请,坐拜之谒,虽得则薄矣。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岂用强力哉?强力则鄙矣。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孟尝君先前在薛地的时候,楚国人攻打薛。淳于髡作为齐国的使者到达楚国,回来的时候,经过薛地。孟尝君派人施礼表示敬意,并亲自到郊外送他,对淳于髡说:“楚国人攻打薛,您不用担忧,我以后怕是不能再次见到您了。”淳于髡说:“恭敬地听从您的命令。”到了齐国,淳于髡汇报完了,大王说:“在楚国有什么见闻?”他回答:“楚国很贪婪,而薛也是自不量力。”大王说:“什么意思?”淳于髡回答:“薛自不量力,建立了先王的宗庙。楚国贪婪而攻打薛,薛的宗庙一定危险了,所以说薛自不量力,那楚国也是太贪婪了。”齐王变了脸色说:“哎哟!先王的宗庙还在薛呢!”马上发兵救薛,因此薛才得以保全。颠沛中的请求,坐相倾谈的拜见,两人的交情本来菲薄。因此会说的人,陈述时势,讲出道理,表现人的危急,如同自己在危险之中,哪里用得着武力呢?用武力就鄙俗了。说而不听从,责任不仅在所说的事情上,也在于说的人。

和天下的贤士为伍,这就是周文王之所以称王的原因,这就是赵宣孟逃脱死亡、周昭文君显赫的原因,这就是孟尝君之所以击退楚兵的缘故。《诗经》上说:“雄赳赳的武士,是捍卫公侯的屏障。”“人才济济,文王因此安宁。”作为人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

颠沛中的请求,坐相倾谈的拜见,两人的交情本来菲薄。因此会说的人,陈述时势,讲出道理,表现人的危急,如同自己在危险之中,哪里用得着武力呢?用武力就鄙俗了。

申包胥泣血求师

春秋时,伍子胥为了报父兄的仇,率领吴国的军队占领了楚国郢都,想要灭掉楚国,永绝后患。楚国的大臣申包胥修书一封给伍子胥,请求吴国允许另立一个继位的君主,以便保存楚国的宗庙,世代祭祀先王,维系楚国国体。伍子胥被复仇冲昏了头脑,对此不予理睬。

申包胥一看此路不通,就转而向秦国乞求救兵,打算借助外力把吴国军队赶走。对这样的大事,秦哀公一时难以下决心,就叫申包胥暂时住在客馆里,等待决定。申包胥却说:“我们国君楚昭王现在逃亡在外,奔波于草莽之间,要吃没吃的,要住没住的,作为臣子的我怎么敢住在贵国的客馆里享清福?”于是,他就站在秦国的朝廷上依着柱子日夜痛哭。一连七天,不吃不喝,眼里都流出了血来。

秦哀公终于动了恻隐之心,说:“大臣爱他的君主,竟达到这种程度啊!楚王有这样的贤臣,吴国还要灭它,干出这样不仁不义的事,怎么能容忍呢?”秦哀公为申包胥的行为所感动,即兴作了一首名叫《无衣》的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来表彰他对君主的忠心耿耿,同时也是为了勉励天下做臣子的人,并即刻决定派出五百辆兵车援助楚国。

这时候,吴国迫于秦国的压力,只好撤兵。楚国不但没有被灭掉,反而很快得以复兴。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