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类别有击撞波折之致至元好问又创一种在第六字如“来时珥笔夸健
之类,别有击撞波折之致,至元好问又创一种,在第六字。如:
“来时珥笔夸健讼,去日攀车余泪痕。”
“太行秀发眉宇见,老阮亡来樽俎闲。”之类,集中不可枚举。然后人习用者少。拗体偶尔用之,亦见新颖,但不可滥耳。
第三节 韵
律诗韵法简单。第二、四、六、八句必着韵脚。有起句入韵者,亦有起句不入韵者。故每章多则五韵,少则四韵。
通韵之法,独非古诗所有,律诗亦然,盖自唐已如是矣。所通之韵以东、冬、鱼、虞为尤多。如苏颋《出塞》五律乃微韵,次联用“麾”则支韵也。杜甫《崔氏玉山草堂》七律乃真韵,三联用“芹”字,则文韵也。刘长卿《登思禅寺》五律乃东韵,三联用“松”字,则冬韵也。戴叔伦《江乡故人集客舍》五律乃冬韵,三联用“虫”字,则东韵也。闾邱《晓夜渡淮》五律乃覃韵,次联用“帆”字,则咸韵也。魏兼恕《送张兵曹》五律乃东韵,首联用“农”字,则冬韵也。耿《紫芝观》五律乃冬韵,首联用“风”字,则东韵也。释澹交《望樊川》五律乃冬韵,首联用“中”字,则东韵也。至如李贺《追赋画江潭苑》五律杂用“红”“龙”“空”“钟”四字,此则开后人辘轳进退之格,诗中另为一种矣。其东韵之有“宗”字,鱼韵之有“胥”字,必是唐人原是如此,非属通韵。如耿《诣顺公问道》五律之末联,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长律之第八联,杨巨源《圣寿无疆词》长律其八之末联,司空曙《和常舍人集贤殿》长律之第三联,俱用东韵而有“宗”字。(李白《鹦鹉洲》一章乃庚韵而押“青”字。此诗《唐文粹》编入七古,后人编入七律。其体亦可古可今,要皆出韵也。)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盖此句原不在四韵之数。是谓之“孤雁入群”。然不可通者,亦不用也。
凡前所举者皆通韵之泛用者。郑谷与僧齐已等始共定律诗通韵之定格三种: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此则所谓“变异中之均齐”也。葫芦格者先二后四;辘轳格者双出双入:进退格者一进一退也。黄庭坚《谢送宣城笔》云:
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各家将鼠须。
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贾市中无。
- 办公必备技能:如何拆分word表格?[图]
- 注册消防工程师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图]
- 工作中突然被转岗是什么体验?[图]
- 金融科技专业要考哪些证[图]
- 行政人员怎么提高员工满意度?[图]
- 拖拖拖拖拖拖拖拖延症戒断指南[图]
- 让孩子健康的长得更快更高的三种方法[图]
- 卡通版的待产包清单[图]
- 做好不感兴趣的事[图]
- 五个方法轻松消除"心累"[图]